遵義市黔北黑豬有限公司
“黔北黑豬”是貴州原生態豬種,是遵義縣的山盆豬、湄潭縣的天河豬、道真縣的舊城豬、德江縣的復興豬、鳳岡縣的龍貝豬、綏陽縣的綏陽豬、務川縣的桐木豬、桐梓縣的芭蕉豬、息烽縣的石洞豬這九個品類的統稱。
“黔北黑豬”體型較大,四肢結實,全身披毛黑色,有六個白點(頭頂一點白,四蹄一圈白,尾尖一點白),表征獨特,適應性強,具有性成熟早,抗病力強,耐粗飼料等特點,品質優良,遺傳基礎豐富,已載入《貴州省畜禽品種志》。2009年通過國家禽畜遺傳資源委員會豬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的遺傳資源現場鑒定。貴州大學劉培瓊教授等專家研究表明:黔北黑豬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比普通雜種豬高12.94mg/ml,眼肌和腰肌中hdl高8.58mg/100g和8.09mg/100g(注:hdl的主要功能是消除血液和細胞中過分的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將沉積在血管壁的膽固醇、血小板顆粒剝離下來帶回肝臟排出體外,故稱為“血管壁清潔工”,“優質膽固醇”)。
據1978年相關部門統計數據表明,“黔北黑豬”存欄有120萬頭。但是,由于多是農村自養,沒有采取有效的保種措施,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蘇白豬、內江豬、長白豬等大量外來豬種引進,“黔北黑豬”飼養量逐年減少,到1995年存欄38.9萬頭,2006年,“黔北黑豬”存欄量減少至2.3萬余頭。
為挽救瀕臨絕種的“黔北黑豬”,2011年,遵義市九三學社社員、動物學教授秦華與一商家合作,從正安、道真、綏陽等地農村購買黔北黑豬,雖然購買到了100多頭,但品種不純,通過3年的努力,經過近10代的選育終于還原了黔北黑豬的特性,年出欄黑豬20000頭,形成了一定的養殖規模,獲得了省農業委員會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目前,該基地是貴州省農委指定的“資源保種開發基地”。
一般的豬幾個月就可以出欄,而黔北黑豬則要1年多,生長周期長,成本也高,因此,基地養殖的黔北黑豬豬肉售價比市場上的普通豬肉要高一些,一頭豬可賣到5000元。雖然價格高,但通過一段時間的銷售,已經有了固定的消費群體。
黔北黑豬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低膽固醇,味美肉嫩,肥而不膩,天然香味,口感極好,使人回到“小時候吃肉的感覺”。飼養中不打激素,不用肥豬粉催肥,不用瘦肉精,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化工濃縮飼料。通過在飼料中添加杜仲、黃芪、山楂、陳皮、五味子、松針粉等10余味貴州地道中草藥和微生態制劑,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中藥有效成分通過生物鏈循環積儲豬體內,改善了豬品質和風味,瘦肉率達48.2%,成為回歸自然,老少皆宜的綠色保健肉食產品。
三:黔北黑豬品種,保種計劃
2006年來,由于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疫病威脅日益加大,市場生豬供應日趨緊張,豬肉價格持續上漲,cpi指標(特別是農副產品指數)長期高位運行,引起了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也多次指示,要求“發展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并出臺了能繁母豬補貼、生豬良種繁育場建設、規模豬場標準化改造、生豬保險、疫苗補助、新擴建生態豬場建設補助等政策和生豬生產調運大區的獎勵措施等。2008年2月,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國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中,進一步要求強化各項扶持政策、措施落實,加強畜牧業基礎建設和生態牧場建設,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確保豬肉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食品安全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人們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無公害成為人們的首選。無公害生態優質肉豬的發展迎來了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規?;瘶藴驶臒o公害型生態養豬將在未來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生態養殖黔北黑豬,保持優良品種,示范養殖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
根據群體遺傳學和數量遺傳學原理,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方法,并通過指數選擇法和配合生產環境的調控,“閉鎖”與“開放”相結合,組建黔北黑豬選育核心群,開展黔北黑豬品系選育,提高黑豬質量,達到適應性強,耐粗飼,遺傳性能穩定,配合力好。
根據市農牧局安排,黔北黑豬保種計劃2018達到出檔100000頭,保種母豬5358頭(100000 92% 98%=110914 2.3胎 9頭 胎=5358)保種公豬215頭計劃。